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安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北华佗、南新安” 是安徽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安徽,中医名医辈出,现拥有4位国医大师和5位全国名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30人、安徽省名中医215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265人。“安徽中医药”公众号从2025年3月起陆续介绍我省名中医的事迹和成就,以飨读者。
戴勤瑶,男,1932年出生,安徽含山人,中共党员,安徽省首届国医名师,芜湖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为戴氏骨科第六代传人,是戴氏正骨技术集大成者。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市级劳动模范等称号,曾获安徽省首届“十大健康卫士”称号。戴氏骨伤认为“有形之伤,必先整形”。但凡骨折、脱位之证,必先使骨骼、关节归其原位,肢体经脉方可理顺通达,内治药物才有可能到达病所发挥作用。戴氏在临床治疗中一贯重视手技的作用,概因于此。除强调手法的作用外,戴氏在外用药的使用上,尤其擅长。数代传人研制了散剂、膏剂、酊剂、灸剂、熏洗剂、丹剂等多种外用药剂,效用灵验。戴勤瑶医师认为:跌打扭挫损伤,伤力多由外而内,伤情外重内轻。从表皮给药,从伤处给药,可以直达病所,事半功倍。
戴氏骨伤认为:伤科疾患多为血瘀、血虚之证,然从气而治,通过补气、导滞之法兼治气虚、气滞,往往可事半功倍之效。调理气血一法,是戴氏正骨技术中治疗骨伤疾病的基本大法之一。诸多方剂如“止痛接骨散”、“舒筋活血续骨丸”、“接骨舒筋活血散”等,无一不是从气血而治,且贯穿应用于骨伤治疗的全过程中。
戴氏认为,肾主骨生髓,骨赖髓以充养,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可致骨枯、骨萎,此为老年人、体弱人易生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之根本原因。治病当求其本,对骨折病人中后期应用大量滋肾填精或温煦肾阳之品,是戴氏的常用做法。对于劳损所致慢性筋伤痛症,因其过劳日久,亦可引起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而发病变,如临床常见之颈肩腰腿部、足跟部疼痛等症,治疗时戴氏也从补益肝肾入手,兼理气血,常可获效。戴勤瑶医师治疗痹症,每每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化裁,即体现了重视补益肝肾的思想。
戴氏治疗骨折、筋伤强调要辩证施法(技),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于骨折重视损伤机制的分析,对于筋伤重视中医辨证分型,结合病人体质、发病原因、病程长短、主证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戴氏提出骨折的治疗,“筋骨并重,筋大于骨”意在筋和骨同样重要,对筋伤的判断以及治疗,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使骨折治疗获得一个很好的治疗结果。
著有《安徽戴氏正骨术》一书并获得芜湖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可调式牵引床获得芜湖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参与编著《安徽国医名师临证精粹》。
学术继承人有戴俭华、金永翔、周晨、吴刚、黄平、张军、戴敏、戴薇、沐冬生、杨光伟、胡青林、俞宏付等。
代表性学术继承人:
戴俭华,戴氏伤科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戴氏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首届安徽省学术流派东关骨伤芜湖戴氏流派工作室负责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继承戴氏伤科学术思想及特色的治疗方法。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