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
盐是怎么影响身体的?
日期:2024-09-13      浏览量:       来源: 生命时报等综合整理

2024年“9.15”减盐周

    减盐宣传周核心知识

    1.饮食中钠盐含量过高会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2.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3.家庭烹饪少放盐和酱油,学会使用定量盐勺。

    4.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可以用辣椒、大蒜、醋、胡椒为食物提味,逐步改变口味。

    5.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6.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7.减少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

    8.多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少吃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9.盐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到咸的食品中,比如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要警惕这些“藏起来”的盐。

    10.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有条件的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PART.01盐是怎么折磨身体的?

    有人口味重,平时咸鸭蛋、咸菜、豆腐乳、豆瓣酱几乎是每餐必备,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与氯离子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对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传递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极其重要,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运动、糖代谢、氧的利用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食盐进入体内后分解出钠离子(Na+),随后进入肠道,被小肠全盘接收送进血液中。

    若吃了太多盐,钠所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饮水中枢产生渴觉,人便会主动喝水。

    这些水很快会进入血液,并被里面的钠“牢牢抓住”,血液中的水分变多,全身血容量增加。

    此外,由于高浓度钠令血液的渗透压增高,组织间的水分也可能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容量增加。

    当更多的血液流经血管,导致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增加,阻力变大,即血压升高。

    与此同时,心脏泵血需要克服更多的负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脏肥大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者,盐吃多了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生命早期钠的摄入对成年后血压也有影响。

    全身都会被钠“攻击”

    过量摄入钠元素不仅是一个血压攀升的诱因,还可能触发脑水肿的严重状况,进而对神经造成压迫,导致头痛的不适症状。《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更为具体的联系:相较于每日钠摄入量维持在1500毫克的人群,那些每日摄入高达3500毫克钠的个体,面临更高的头痛风险。

    此外,过度食盐摄入还带来了深远的健康影响。体内盐分超标时,水分子会倾向于从全身组织向血液转移,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因缺水而受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胃部问题,包括弥漫性出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等病理变化。这些病变进一步激活了体内的炎性再生反应,促进了DNA合成与细胞增殖,从而在长期内可能提升癌症的发生率,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钠与钙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过程会发生竞争,钠摄入量过高时,会相应减少钙的重吸收。每排泄1000毫克钠,大约会损耗26毫克钙。

    体内需要排出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因此吃得太咸对骨丢失有很大影响。对于膳食钙摄入不足、骨质疏松风险大的中老年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正常情况下,每日摄入的钠只有一小部分是身体所需,如果出汗不多,也无腹泻,体内多余的钠98%以上自尿中排出,每日排出量约为2300~3220毫克。

    可见,哪怕一顿饭吃得过咸,身体要想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也需要一定时间,过量钠带来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就像酒精、尼古丁一样,盐吃多了也会上瘾。

    盐能够刺激大脑的奖励机制,使其分泌令人愉悦的多巴胺,久而久之就会让人欲罢不能,越吃越想吃,形成恶性循环。

PART.02人到底需要多少盐呢?

    营养专家指出,为了维持人体基本需求,每人每天摄入3.8克盐就足够了。具体来说,人体每天所需的盐量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3至5克盐,而儿童和老年人则需要相对较少的盐量。

    钠盐摄入过多会增加血液中的水分含量,导致血液总量上升,并可能激活血管紧张素等激素,促使血压升高。

    因此,限制食盐量是降低整体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研究表明✔,如果每人每天减少2.5克盐的摄入量,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就可以降低3%。
PART.03减盐小妙招有哪些?

    1.学习量化:在烹饪和调味时,使用限盐勺或量具,精准控制盐的用量,避免凭手感放盐导致的不确定性。

    2.替代法:烹调时,尝试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如迷迭香、百里香)、葱、姜等天然调味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不仅增添食物的层次感,还能减少钠的摄入。

    3.炒菜时后放盐:炒菜时,采用“后放盐”策略,即在菜品即将出锅时加入盐,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同样的咸度,还能有效减少盐的使用量,对健康更加有益。

    4.烹饪方法多样:多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享受食物的天然味道,减少对盐和其他调味料的依赖,让食材的原汁原味成为餐桌上的亮点。

    5.购买加工食品时看钠含量:在选购包装食品时,养成阅读营养成分表的习惯,特别关注“钠”的含量,选择低钠产品,避免隐形盐的摄入。

来源:生命时报等综合整理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