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小肠肿瘤:容易漏诊的肿瘤
日期:2023-02-24      浏览量:       来源: 20病区外三科

问:小肠是干什么的?

答: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道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位于胃幽门部和盲肠之间,成人小肠平均长度达到6~7m,小肠黏膜表面积占整个胃肠道黏膜表面积的90%,这与小肠是人体营养物质主要吸收部位有关,小肠除消化吸收功能以外,还具有内分泌和免疫等功能。


图片1 (复制).jpg


问:听说小肠很少长肿瘤?为什么?

答:是的,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比较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不到3%,占全身肿瘤的0.2-0.5%发病率极低,0.3~2.0/10万,男女比例约为3∶2,多发生于中老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

小肠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生率较低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一是小肠腺体能分泌大量碳酸氢钠,使小肠处于弱碱性环境中,碱性环境不利于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小肠内含有多种酶类,部分酶类有解毒功能,可使一些致癌物质解毒成低活性的化合物,小肠内还含有高浓度的苯丙芘羟化酶,可清除潜在致癌物的毒性;二是小肠内容物为流质,能够稀释体内可能的致癌物质,且小肠蠕动较快,能快速将致癌物排至大肠,故小肠与有害物质接触时间较短;三是小肠有丰富的淋巴结,存在大量淋巴免疫系统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免疫功能较强,具有高度的抗肿瘤生长能力;四是小肠在人体胚胎发育时期形成较晚,胚胎性残留组织较少,降低了其发生肿瘤的几率,另外通常情况下小肠内菌群平衡,发生细菌感染率较低,减少了炎症迁延不愈、慢性刺激,导致肿瘤的发病率较低。

人们一般注重心肺肝肾等生命器官的保护,在此提醒要“保护小肠”。

问:哦,原来如此,小肠这么重要,一定要善待自己,尊重生命,保护小肠。那么小肠肿瘤有哪些特征?

答:小肠肿瘤主要发病部位是十二指肠,其次为空肠和回肠,恶性者约占3/4,良性约占1/4。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40多种不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居多,高达40%,其次为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既往也称之为类癌(25%)、恶性淋巴瘤(10%~15%)和恶性间质瘤(9%)。

小肠肿瘤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又易与临近的脏器疾病相混淆一旦临床明确诊断时,大多数患者处于肿瘤的中晚期,导致预后,因此早期发现及诊断对患者预后有重意义

问:那么如何发现呢?

与其它肿瘤一样,虽然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警惕发生小肠肿瘤的可能性。

1.出现不明原因的血便、黑便以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2.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腹部包块以及肠梗阻;3.不明原因的慢性贫血;4.反复发作的黄疸有时是十二指肠降部肿瘤的表现;5.具有某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既往有炎性肠病和结直肠肿瘤史。

目前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由于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的检查方法仍依赖于影像学和内镜检查。

传统的小肠X线造影、B超检查因干扰因素较多,阳性检出率低,多不采用。影像学检查多用CT来判断有无病灶,普通CT可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病变范围,但对于早期病变的灵敏度较低,且难以对肿瘤的分期进行评估,多层螺旋CT及增强检查可较清晰显示病灶部位、肿块轮廓、肠壁厚度、肠系膜等周边情况,便于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小肠恶性肿瘤的首选诊断检查方法。

内镜检查主要包括小肠镜和胶囊内镜。从理论上讲,小肠镜是诊断小肠恶性肿瘤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既可对小肠肿块进行大体观察、病理活检,又可对小肠出血等给予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因检查步骤繁琐,操作时间长,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以及经济、设备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胶囊内镜又称医用无线内镜”,所谓“胶囊”实则为一个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的小型装置,患者口服后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小肠“边走边拍边播放”,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小肠情况,从而出诊断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但其存在不能精准定位、不能进行病理活检等缺陷,尤其当患者肠腔狭窄时,胶囊易发生嵌顿,以及“无线供电”等技术问题影响了临床应用。


图片2 (复制).png

胶囊内镜


近些年MRI对小肠肿瘤的敏感性得到认可,但因肠管具有形态不定、非随意运动等特点,常导致普通MRI图像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血管造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普通MRI成像的不足之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的走行及分支,有助于判断小肠肿瘤的血供来源,该检查对于血供丰富的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此有学者提出可以选择MRI小肠造影检查,结合MRI与小肠血管造影两种检查的优势,利用肠壁和肠腔内造影剂产生的差异信号,可以显示病灶形态与肠管厚度,据报道其诊断小肠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86%~91%及95%~98%。

此外应用PET-CT检测小肠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可达89.5%~94.1%,PET-CT对小肠肿瘤远处转移灶的诊断也有帮助。

由于目前对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尚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因此对可能的“蛛丝马迹”尤其要提高警惕性,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以期早期发现,提高临床疗效。

问:发现小肠肿瘤,应该如何治疗?

答:对于诊断明确的小肠肿瘤患者,要尽早手术治疗,可采用腹腔镜联合开腹手术。良性肿瘤可行局部切除术或小肠肠段切除术,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应争取行根治切除,若无法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则可行姑息性手术解除梗阻,以提高生存质量。

化疗可能对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远期预后有所帮助,对手术切除患者可采取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营养状况、病理分型、基因检测等多学科综合评估,强调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这样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延长生存期。

放疗对大多数小肠恶性肿瘤不敏感,对小肠肉瘤和小肠神经内分泌瘤伴肝内多发性转移灶的患者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可望缓解症状。

小肠间质瘤可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其它小肠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尚未有太多的科学证据。

射频、微波、低温等局部治疗可能对小肠癌远处转移的肝、肺病灶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可在“扶正固本”、“调气解毒”等方面改善患者的预后。

问:十分感谢!涨了不少知识。

答:不谢!

恶性肿瘤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限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许多肿瘤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是现阶段恶性肿瘤的应对之策。

我们将继续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腹痛7月余”入院。近7个多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排便困难,每3-4日一次,无黏液脓血便,胃镜检查为糜烂性胃炎”,B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神清,慢性病面容,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腹部触及包块,肝脾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侧肾区无叩痛,双侧输尿管点无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弱。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68.2%,红细胞计数,3.56*10^12/L,血红蛋白测定,93g/L,红细胞比容,30.8%,血小板计数,228*10^9/L;癌胚抗原22.6ng/ml;血生化检查正常。

腹部CT增强检查见小肠(空肠)有一占位,近端肠管扩张,盆腔少量积液。

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小肠癌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空肠溃疡型腺癌,低-中度分化,癌组织已浸润肠壁浆膜下层癌灶大小3.0*1.7*0.7cm,围绕肠管一周,切缘均未见癌组织累及;肠管周围纤维脂肪组织中,找见19枚淋巴结,其中见1枚癌组织转移

目前患者出院化疗,在随访中。(文/葛宇 图/葛宇 审/丁树根)


图片3 (复制).jpg

小肠占位及扩张肠管


图片4 (复制).jpg

手术标本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