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待开放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其花、茎、叶、藤均可入药,被誉为“天然抗生素”。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胃、心经。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
《滇南本草》记载: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生草药性备要》记载:金银花“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本草备要》记载:金银花“养血止渴。治疥癣。”
《重庆堂随笔》记载:金银花“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本草正》记载:金银花“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掺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本经逢原》记载: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
金银花薄荷茶
1.金银花9g、菊花6g、薄荷3g。
2.沸水闷泡15分钟,可加冰糖调味,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暑。如小儿外洗,可止痒祛蚊除痱。
金银花露
1.金银花50g,冰糖适量。
2.金银花洗净,加入清水1500ml,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放凉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咽喉肿痛。
外用:金银花煎汁加入浴盆,可用来沐浴,祛痱止痒。
银花菊花粥
1.金银花5g、菊花5g、粳米100g。
2.粳米加水煮粥,粥熟时加入金银花、菊花,稍煮5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暑天感冒、头痛、眼睛红肿、咽喉肿痛等。
金银花古籍经验方:
1.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金银花四两,甘草一两(炒)。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卫生宝鉴》)
2.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再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3.乳腺不通,结成痈肿,疼痛不可忍者:金银花、当归、黄芪(蜜炙)、甘草各二钱半。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盏,食后温服。(《济阴纲目》金银花散)
4.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当归八钱,甘草一钱八分,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银花汤)
5.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50g,银花50g,苦桔梗30g,薄荷30g,竹叶20g,生甘草25g,荆芥穗20g,淡豆豉25g,牛蒡子30g。上杵为散,每服30g,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6.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200g,甘草150g。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医学心悟》忍冬汤)
金银花食用注意事项:
1.金银花性寒,不能长期大量食用。
2.适用于体质偏热者服用,脾胃虚寒者不宜。
3.孕妇不宜。感冒发热期间不宜。
4.金银花适合夏季食用。
临床营养科供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郑莉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