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45岁的王先生有20年吸烟史,两个月前开始反复干咳,偶尔痰中带血丝。他自认为是"老烟枪支气管炎犯了",自行购买止咳药和消炎药服用。一个月后症状加重,痰中血丝变成暗红色血块,这才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CT检查发现左下肺有6cm大小的实性占位,随后转入外一科(胸外科)接受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左下肺粘液腺癌",得益于成熟的微创技术和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支持(火龙罐、耳穴压丸),王先生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4天出院。
一、这些症状千万别当普通炎症
1. 持续咳嗽>2周:普通感冒咳嗽多在1—2周缓解。
2. 痰中带血:特别是暗红色血丝或血块(支气管炎多为鲜红血丝)。
3. 呼吸困难加重:吸烟者常误以为是"年纪大了肺不好" 。
4. 胸痛/消瘦:癌症发展期的危险信号。
二、关于肺结节与肺癌的真相
1. 肺结节≠肺癌:90%的肺结节是良性,但吸烟者恶性概率增加35倍。
2. 肺癌特点:
早期几乎无临床症状;
在CT上常表现为磨玻璃影,易被误诊为炎症;
生长速度中等,及时手术预后较好。
三、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五大核心优势
作为早期肺癌的主流术式,单孔胸腔镜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其优势远超传统开胸手术:
1. 创伤极小:仅需一个3-4cm的切口,不切断肌肉和肋骨,出血量不足50ml(约为传统手术的1/5)。
2. 疼痛轻微:避免多孔操作对肋间神经的压迫,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减少60%。
3. 恢复神速:术后6小时可饮水,24小时内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传统手术需7-10天)。
4. 隐蔽美观:切口位于腋下或侧胸壁,愈后几乎看不到疤痕。
5. 降低并发症:肺部感染风险下降40%(因疼痛轻、可早期咳嗽排痰),胸腔粘连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
四、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医护理:1+1>2的康复效果
1. 现代微创手术与中医特色疗法的结合,可显著提升患者康复质量。
1. 术后疼痛管理
西医方案:精准神经阻滞+镇痛泵。
中医增效:火龙罐循经推揉(缓解切口牵拉痛))+耳穴压豆(镇痛安神,保障睡眠质量)。
2. 加速肺功能恢复
西医要求:术后6小时吹气球训练,术后第二天指导行呼吸训练器锻炼。
中医配合:术后6小时指导嚼服陈皮乌梅片,以刺激唾液分泌,促进肠鸣;火龙罐推揉背部膀胱经,促进气血运行,提升血氧饱和度。
3. 排痰防感染
西医基础:雾化吸入+叩背排痰。
中医强化:火龙罐走罐(肺俞至脾俞穴)+陈皮罗汉果茶,痰液排出效率提高。
五、中西医结合四大康复利器
1. 火龙罐——术后康复“加速器”:集艾灸、推拿、刮痧于一体。
适应症:
术后背部僵硬:火龙罐走罐疏通经络。
切口周围肿胀:火龙罐旋灸局部,促进气血循环。
胃肠功能紊乱:顺时针揉腹调理脾胃。
疲乏综合征:命门穴+肾俞穴定点温补(每次15分钟)。
2. 药膳调理——修复元气的“充电宝”。
术后1周:西洋参瘦肉汤(补气不燥)。
化疗期间:五红升白粥(红皮花生30g+枸杞15g+红枣6枚+血糯米50g)。
止呕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陈皮5g,化疗前1小时饮用)。
3. 情志护理——身心同治的智慧。
五行音乐疗法:
焦虑患者:播放《春江花月夜》(角调式音乐疏肝解郁)。
失眠患者:睡前聆听《梅花三弄》(羽调式音乐安神助眠)。
情志相胜法:通过“思胜恐”原则,指导患者学习肺癌科普知识 。
4. 呼吸训练——古今结合。
现代医学:腹式呼吸训练器 。
传统功法:术后2周开始练习六字诀“呬字功”(补益肺气)。
温馨提示:
1.单孔胸腔镜是早期肺癌的“精准拆弹”:
技术成熟度:国内三甲医院开展率达90%,早期肺癌根治率超95%。
2.抓住中西医协同治疗的黄金期:
术后72小时:火龙罐治疗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罐灸小腿胆经)。
出院后1个月:每周2次火龙罐巩固治疗(重点调理手太阴肺经)。
坚持饮用黄芪麦冬饮(防放疗后口干)。
3.临床上有临床症状的肺癌患者很多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像王先生这样因"自诊自治"延误病情的案例屡见不鲜。记住:咳嗽是身体的警报器,咯血就是红色警报!尤其对于吸烟者,一次CT检查可能改变生命轨迹。
专家简介:
屠佳
中共党员,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芜湖市医学会外科分会会员 芜湖市创伤医学会委员,芜湖市胸外科质控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肺结节、肺大疱、食道、纵隔、胸廓等疾病的诊断及治 疗。擅长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及肺段切除术、剑突下纵隔肿瘤 切除术、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等胸外科微创手术。
坐诊时间:每周星期二下午,星期四上午肺结节专病门诊
坐诊地点:门诊三楼外科诊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屠佳、陈芳 图/屠佳、陈芳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