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管理 > 护理管理 > 护理动态
护理动态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
日期:2021-07-08      浏览量:       来源: 护理部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1)



夏至:夏至(the summer solstice)夏至是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结束,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起居养生

饮食调养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因为热性食物摄入过多,会损伤脾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夏季食用生姜对人体有益。推荐一种生姜的吃法:取10克生姜切片或切丝,配上25克红枣,煮成生姜红枣汤服用,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暖脾胃。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茶、绿豆汤、凉茶之类的解渴消暑食品,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皆为寒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但不宜天天喝。


夏至保健养生排毒祛湿

夏至,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日照时间最长,夜晚最短,很容易引发中暑。同时夏天炎热的空气,让人容易忽视“湿气的存在。夏季着凉感冒大多都是由于湿气缠身引起的。故祛湿气邪毒刻不容缓,夏季“湿气”一是夏季的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容易导致人体外湿气;二是内湿,这是因为体内脾虚造成的。

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却因为空调,导致汗液淤积在体内无法排出。人体的皮肤开合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变差,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夏至到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祛湿气邪毒。

夏至保健养生排毒祛湿的穴位:

1.按摩祛湿法

承山穴(最有效的人体祛湿穴位。)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穴位,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此穴位可提升人体的祛湿能力。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2)



2.艾灸祛湿法

艾灸4个穴位祛湿邪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钟。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3)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长期施灸有补肾益气、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灸器灸每40-60分钟。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4)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长期施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钟。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5)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长期施灸具有健脾和胃、渗湿止泻、宁心止悸、益气补虚的作用,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钟。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6)



夏至保健养生养心

正所谓,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可见,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养心事半功倍。

夏至保健养生刮痧“养心”:

在许多人看来最好的强心药是服用人参,其实中医看来,强心效果最好的,是按摩心包经或拨敲打心包经。因为按摩心包经与服用人参有着相类似的作用,甚至是有更好的效果。与其常进补服用人参,还不如每天按摩心包经更有益处。

心包经主要有如下九个穴位,依照运行的线路依次为:天池、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心包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是从乳房旁到中指间的一个走向。


夏至 未病先防养生观(图7)



疏通“心包经”有奇效
1、疏通心包经可化解心郁

2、疏通心包补脾气,提高免疫力

3、疏通心包可以减肥

4、疏通心包可帮助退烧


芜湖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门诊提供时节灸等系列养生技术服务。

地址:芜湖市中医医院门诊楼五楼护理门诊。

就诊时间:周一到周五下午2:00-5:00。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