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管理 > 护理管理 > 护理动态
护理动态
【改善护理服务 健康科普】久卧不动,静脉会“悄悄抗议”——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知多少
日期:2025-02-28      浏览量:       来源: 产科

产科病房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虽然医护人员苦口婆心,一再强调提醒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好处,但是很多产妇还是会抗拒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甚至家里有些老年人也会叮嘱坐月子得多休息,少下床,少活动,有些产妇甚至一天之内,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其余时间都躺在床上休养。知道的是,久卧不动,静脉可是会悄悄抗议,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一种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

 9 (Copy).png

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平时简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会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或导致死亡。

   10 (Copy).png 

二、血栓的表现

1.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肢体肿胀。

2.血栓形成于大腿,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血栓形成于小腿,肿胀仅局限在小腿。

3.多数患者会出现肿胀、疼痛等急性症状,有些患者在按压腿部肿胀部位或活动脚腕时会引发疼痛,持续几天或几星期,可自行缓解。

 11 (Copy).png

三、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

1.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及产褥期女性的血液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血小板数量增加、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等,这些变化使血液处于容易凝固的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血液回流,易形成静脉血栓。

2.静脉壁损伤: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对产妇的静脉壁造成损伤,或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静脉血流瘀滞:产妇分娩后,由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等原因,会导致静脉血流减缓,甚至瘀滞,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

产妇术后回病房后,鼓励产妇应当在术后8小时内进行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如踝泵运动等)。

1.被动活动

(1)产妇返回病房后,因麻醉反应,双下肢无知觉,家属应帮助按摩双下肢。具体方法:双手由小腿自下而上的环形按摩,进行踝关节旋转、膝关节屈伸运动。

(2)术后6h协助产妇半卧位(具体方法:先摇起床头呈30°~50°,再摇起床尾,以防产妇身体下滑。摇把用后要及时归位,以防绊倒。在放平时,先放平床尾,再放床头,保证舒适。)   

2.主动活动

(1)勤翻身:家属应协助产妇每1-2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

(2)踝泵运动:具体方法:躺在床上,放松身体,双腿伸直。慢慢抬起脚尖,使脚尖朝上,尽量向身体方向靠拢,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放下脚尖,回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5组。  

12 (Copy).png

3.早期下床:产妇因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尽早下床活动。每次下床时都做到起床三部曲:床上躺一分钟,起身后坐一分钟,慢慢站起后原地站一分钟。当您感觉头晕,眼花,下肢无力时,请立即卧床休息。下床时由家属搀扶,防止低血糖、晕倒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下床活动时,要保持地面干燥,活动范围内无障碍物,要穿防滑舒适合脚的鞋子。)

4.加压治疗:术后遵医嘱进行肢体加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该方法通过对下肢施加适当的压力,减少血液在静脉系统中的滞留,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5.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视身体情况多饮水,每日2500~3000毫升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文/陶虹 审/梅莉)

13 (Copy).png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