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今年我国第27个高血压日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升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外,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超重与肥胖、心理健康、社会压力等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越来越普遍。预防高血压应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健康生活方式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一、预防高血压,从健康生活做起
1.健康体重:以体重指数正常为标准,18岁以上成人,正常体重指数是18.5到23.9kg/m2(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BMI ≥24是超重,≥28是肥胖。在超重、肥胖人中,男性腹围≥90cm、女性腹围≥85cm属于腹型肥胖。研究发现BMI每增加5kg/m2,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9%。预防高血压控制体重非常重要,体重指数要正常,同时男性腹围<85cm,女性腹围<80cm。
适量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3-5次有氧运动,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对于没有健身习惯的人,可以从低强度开始散步、骑车、游泳,逐步过渡到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健身操等。
2.控盐:盐是百味之首,是食物烹饪或食品加工的主要调味,但过多的盐摄入与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有关,合理膳食中限制食盐摄入量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g(大约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满的量),逐渐养成清淡口味,建议用高钾低钠盐代替部分普通食盐,日常食用的零食、酱油、鸡精、耗油、调味酱料等也应计算在内,尽量选用新鲜食材,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
烹饪方法可采用蒸、煮、炖等,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盐的。减少脂肪摄入如肉类、油炸、烧烤等,少食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羊油、牛油,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花生油、鱼油。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限制油脂摄入,总量约20-25g/天,多食用水果、新鲜绿叶蔬菜、谷类、豆类等含丰富膳食纤维食品。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减盐、控制体重以外,保持血压稳定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改善睡眠障碍,避免熬夜、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避免使用电子烟;保持积极心态,心境平和,减轻压力,必要时可通过心理咨询干预等。
二、科学监测,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血压达标标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科学监测血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3次。
3.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
三、重视高血压管理,共同参与健康促进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其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患者、家属以及医疗专业人员应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管理团队。患者需积极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遵医嘱按时服药,并主动监测血压变化。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应对高血压带来的挑战。
同时,医疗专业人员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医疗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通过患者、家属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高血压,降低其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健康促进工作,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家简介:
朱琳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心内三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继承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芜湖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擅长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及不同类型高血压、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动脉硬化、心脏神经官能症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为患者制定适宜诊疗方案。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编写专著2部,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曾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芜湖市科技二等奖及安徽省政府科技三等奖。
周一下午高血压专家门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朱琳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