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科门诊量激增。由于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室内活动增多,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传播,且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对其造成损伤并降低其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呼吸道相关疾病。中医在防治呼吸道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建议:
一、预防
1.调整饮食:
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着重调理肺脏和脾脏,可多进食些滋阴、润肺、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如西红柿、大枣、萝卜、柚子、苹果、柑桔、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黄豆、花生等,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另外,还需注意补充水分,成年人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还可以制作一些食疗方,如麦冬桔梗金银花茶、玉竹炖排骨、参苓粥等来健脾益肺、补中益气。少食辛辣食品。
2.改善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一般保持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1小时。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忌蒙头入睡,室内应适当通风。
日常调护中注意顾护阳气、保暖防寒,常洗晒被褥、衣物,利用太阳光帮助杀死多种病菌、病毒。
3.增强体质:
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运动时要注意顺应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活动得大汗淋漓。运动前充分活动筋骨,以防运动损伤。
4.调节情志:
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培养良好的生活爱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种植花草等放松心情。日常生活中节制上网时间,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减少焦虑、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以免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5.避免感染:
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要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在空气质量好的天气里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每次不少于15分钟,每天2-3次,可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流行病季节,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尽量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去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平素易感冒者,可坚持每日按摩迎香穴,适当服用调理防治方药。另外,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在除外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前提下,尽量及早接种疫苗。
二、治疗
1.口服中药:
根据各人体质,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开具一人一方的中药汤剂,起到止咳平喘化痰、增加体质的作用。也可以服用宁咳止嗽的中成药,但需注意副作用,临床应用时仍需辨症使用。
2.三伏贴和三九贴
在冬季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居民,可以在三伏天和三九天贴敷中药,以辛温驱寒药物贴在天突、大椎、肺腧、定喘等穴位治疗,既可以补气助阳,又可扶正祛邪,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调节免疫功能。三伏贴一般在夏至前后开展,三九贴一般在冬至前后开展。
3. 中药膏方:
膏方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补益剂型,通过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方剂。膏方具有滋补作用温和、持久的特点。既可以预防疾病又可以治疗已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冬季服用膏方能补益气血,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反复发作。
4.中药足浴:
使用中药足浴包泡脚,可祛风解表,将外邪从皮肤毛发散出去,从而达到退热、止咳、调理等目的。
5.刮痧疗法:
用刮痧板,蘸凡士林或刮痧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可以缓解感冒、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
6.按摩疗法:
在特定的时令节气,结合居民的体质特点,采用穴位推拿,帮助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有助于防病保健,增强抵抗力。
家住芜湖的李女士,因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就诊,病因是就诊前3天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觉恶寒鼻塞流清涕,后出现头胀痛,流脓涕,口渴咽痛,可少许黄痰,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我科门诊予以3剂银翘散加减后诸症大减。
总的来说,中医预防和治疗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调整饮食、改善起居、增强体质、调节情志、避免感染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结合口服中药、三伏贴、中药足浴、刮痧疗法、按摩疗法等方法,可以辅助治疗,促进康复。但请注意,以上方法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左琳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