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节气养生]立冬
日期:2024-11-06      浏览量:       来源: 脾胃病二科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1立冬 (Copy).jpg

一、时间特点

立冬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

2024年的立冬时间是11月7日06点19分49秒,农历十月初七,星期四。

 

二、气候特征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在我国北方地区,立冬后可能会出现霜冻、降雪等天气现象。

 

三、习俗与活动

2立冬饺子 (Copy).jpg

补冬:立冬时节,人们会进行补冬,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增强体质以抵御严寒。在南方地区,人们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如羊肉、牛肉等。

祭祖:在旧时,立冬也是祭祖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准备丰盛的祭品,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饮食调养

①增加热量和营养摄入:冬季寒冷,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应适量增加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如牛肉、羊肉、鸡肉、鱼类等肉类,以及豆类、坚果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些食物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②滋阴润燥:冬季空气干燥,容易伤肺阴,应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莲子、藕、柑橘、猕猴桃、苹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持肺部和呼吸道的健康。

③多吃根茎类食物:冬天植物的精华都归于根部,故宜多食根茎类食物,如铁棍怀山药、萝卜、白菜、白薯、山芋、莲藕等。

④适量进补:立冬时节也是进补的好时机,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如红枣、枸杞、核桃、栗子等。但需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猛补,以免伤脾胃。

⑤补充维生素:冬季蔬菜相对较少,容易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胡萝卜、南瓜、薯类等。

⑥推荐食谱:羊肉萝卜汤、板栗烧鸡、桂圆红枣枸杞茶

 3羊肉萝卜汤 (Copy).jpg


4板栗烧鸡 (Copy).jpg

5桂圆红枣枸杞茶 (Copy).jpg


五、运动养生


6健步走 (Copy).jpg

7晒太阳 (Copy).jpg

①适量运动:虽然立冬时节天气寒冷,但适当的运动仍然必不可少。早晨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晨练、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在下午或晚上也可以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以保持身体健康。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出汗和过度劳累,以免感冒或损伤身体。

②多晒太阳:有利于阳气潜藏,养精蓄锐。

 

六、起居养生

①注意保暖:立冬后天气逐渐寒冷,保暖成为养生的首要任务。要穿暖和,特别是保护好头部、颈部、腰部、手部和脚部,避免感冒和其他因寒冷引起的疾病。同时,还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②调整作息:立冬时节也是调整作息的好时机。应该早睡晚起,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最迟不超过12点入睡,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七、精神养生

①保持心情愉悦:立冬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容易感到身体疲惫、心情压抑。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精神养生,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运动等,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免疫力。

②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该保持精神安静,避免过度兴奋和过度劳累。可以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调养精神。

 

八、养生小妙招

立冬进补,如何补而不滞呢?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健脾消食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1.常用穴位

足三里穴

8足三里 (Copy).jpg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在此穴上,进行一按一松的点按,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中脘穴

11中脘 (Copy).jpg

位置: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的前正中线上。

功效:和胃健脾、通降腑气。

按摩方法:用食、中指指尖推揉此穴,每次持续3-5分钟,可长期进行。

三阴交穴

9三阴交 (Copy).jpg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的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健脾化湿、补益肝肾。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次持续5-6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天枢穴

10天枢 (Copy).jpg

位置: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功效:调理肠腑、升降气机、调中和胃、理气健脾。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次持续3-5分钟。

气海穴

12气海 (Copy).jpg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功效:补气健脾、温阳固脱。

按摩方法:用掌根或拇指指腹按压并揉按此穴,每次持续几分钟。

2.注意事项

按摩力度:按摩时应以能耐受的力度为宜,可以使用体乳或者精油,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损伤。

按摩时间: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一般建议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按摩效果可能因人而异。若按摩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徐婧熙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