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交节;今年的小雪节气在阳历的11月22日。小雪位于立冬和冬至之间,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一、气候特征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意味着气温骤降,可能开始出现降雪天气。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气候干燥,需注意保湿和防火。自然界中的阳气渐弱,阴气渐盛。
二、开启冬季养生
冬三月,即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自然界中的阳气渐弱,阴气渐盛。自然界万物生机闭藏。
①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人体也应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进行养藏。此时进补,有助于保养、积蓄能量,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②增强免疫力:冬季气温下降,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和日常活动。进补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季节性疾病。
③提高营养吸收:冬季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增强,营养吸收能力也相应提高。此时进补,可以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达到更好的滋补效果。
三、进补的原则
①辨证进补: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进补也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进行。不虚则正常饮食,虚则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养。
②食补优于药补:一般而言,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且易于被身体吸收利用。因此,在冬三月进补时,应优先考虑食补。
③适量为宜:进补并非越多越好,过量进补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因此,在进补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适量补充。
④味厚滋补:冬季宜食用味厚滋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⑤避免生冷:冬季气温低,生冷食物易伤脾胃,应避免过多食用。同时,应适量饮用温热水,以保持身体温暖。
四、进补的食物推荐
①温补类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食物,以及核桃、红枣、桂圆等干果类食物。这些食物具有温补作用,有助于补充身体阳气,提高抗寒能力。
②滋阴润燥类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柚子等。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燥作用,有助于缓解冬季干燥气候对身体的影响。
③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蛋类、豆类等。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五、起居养生
①起居有常,早卧晚起:冬季阳气潜藏于内,阴气盛于外,应顺应天时,早睡晚起,以待日光。这样可以避免寒气侵袭,保护阳气。
②去寒就温:冬季气温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穿衣应以温暖舒适为主,避免过度暴露肌肤,以防阳气外泄。
六、精神养生
①使志若伏若匿:冬季养生应使情志内敛,避免过度激动或抑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养护精气。
②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指内心应有所得,有所满足,避免过度追求和欲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七、运动养生
①适量运动:冬季虽寒冷,但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
②避免过度出汗:冬季运动应避免过度出汗,以免损伤阳气。运动时应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
八、冬季进补PLUS版—膏方
冬季膏方调理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利用膏方的滋补作用,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强体质,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并有助于改善慢性病症状。
①滋补身体:膏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增强体质。
②调理体质:膏方可以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定制,针对不同体质类型(如阳虚、阴虚、气虚等)进行调理,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
③预防疾病:膏方中的药物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④改善慢性病症状:对于不同体质类型(如阳虚、阴虚、气虚等)慢性病患者,膏方有助于稳定病情,改善症状。
⑤选择膏方: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于本人体质特点和病情的膏方。初次服用膏方前,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具“开路方”,以试探性调补身体。
⑥冬季膏方调理的注意事项:忌口,膏方中如含有人参,一般不宜与生萝卜一起吃,偶尔食用熟萝卜并无影响。
忌同时服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以免影响药效。服用膏方期间不宜饮酒,避免酒精性肝损伤。忌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消化功能。
⑦保存与服用:膏方应冷藏保存,防止霉变。在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并使用专用汤匙取膏。若膏方表面出现霉点,则说明已有变质,不能服用。
⑧暂停服用: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服用膏剂时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症状时,也应暂停服用,并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徐婧熙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