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秋季进补新“食”尚:因人而异,科学调养
日期:2024-10-18      浏览量:       来源: 内分泌科

     我国民间素来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为什么说秋季适合进补?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收敛的季节,在夏季,人体消耗较大,食欲睡眠减退,而秋季正处于夏天与冬天之间,秋季开始,人体皮肤毛孔闭合,人体走向收敛闭藏,此时进补,为来年的生长打下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6 (Copy).png 

 

  但问题来了,秋季进补要怎么做?秋季进补就是大鱼大肉吗?不同人群该如何针对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做精准进补,事半功倍呢?我们在进补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误区需要规避呢?

  进补来源于食医合一的中医传统观念,中医来源于古人的饮食生活实践之中。汉代《淮南子·修务训》曾追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人意识到病从口入,食也从口入。那么既然病、食、药皆从口而入,那么食物与药物必然有相通的地方,这也是药食同源的起源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就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一说法。我国周朝也有了食医这一说法。可见通过饮食以养生、以长寿是中国人最朴素、最简单的健康理念。


27 (Copy).png 

 

  那么秋季补益应重点补什么?中医常有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这一说法。首先是中医常讲的“秋冬养阴”。我们在秋冬,应该顺应自然界变化,因时制宜,为身体打下物质基础。从秋季的季候特点来看,最明显的就是燥,自然环境天干物燥,人体也容易丢失水分,再加上燥邪对肺影响最大,肺为娇脏,又通过口鼻、气管等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连,导致呼吸道疾病在秋季高发,尤其慢性哮喘、肺纤维化、肺结核、慢阻肺等慢性肺病容易在秋季反复发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秋天最需要做的就是养阴润肺。其次人体历经了酷暑盛夏,进食了大量生冷食品,使得脾胃功能减弱,体虚者更为明显。此时大量进补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在进补之前,应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同时还可以滋阴润肺的食物:如山药、莲藕、银耳、梨子、核桃等,以调理脾胃功能,滋阴润肺,循序渐进地进补。

 

28 (Copy).png 

  

 均衡饮食,多吃蔬果。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还需要注重食物的多样性,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蛋白质,适量的脂肪,都是我们平衡膳食的重要部分。秋季可以适量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每天吃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挑选时令鲜果等。

  天气干燥,还需要足量饮水。秋天,身体最直接的感受是变干燥了,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喉咙干痒等情况都可能出现,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足量饮水,少量多次,每天7-8杯左右。最好就是喝白开水,它廉价易得、安全卫生,而且不增加能量。成年人还可以用淡茶水代替一部分白开水。

  适量运动,吃动平衡。秋季进补并不意味着放弃运动,相反,运动对健康的好处数不胜数,不仅能够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阻抗运动,每周2~3天。再忙的时候,也要记得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减少久坐时间。


29 (Copy).png

  我们进补还需要因人而异。过去人们贴秋膘吃大鱼大肉,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需要多吃点“硬货”补充营养。然而现今营养不均衡、营养过剩的健康问题显著,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三高”、肥胖问题也值得被关注。

  进补的方法也不同以往了,我们应该在秋冬养阴、秋季润肺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补,最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然后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哪里虚补哪里。尤其是肠胃不好,肥胖人群,三高人群,痛风患者更要合理进补,注意健康饮食,避免虚不受补。

  总之,“秋季进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喝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营养、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合理进补。

 

专家简介:

DSC_1408 (Copy).JPG 

胡素颖

 

芜湖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双学士学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兼职副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学、肾脏疾病临床医疗工作二十余年,参加国家、省级、校级多个科研项目,曾荣获省级科技研究成果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三楼名医堂专家门诊

 

内分泌科.张峻玮.4256 (Copy).JPG 

张竣玮

 

医学硕士,住院医师,曾参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重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医学著作1部,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内分泌疾病。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

坐诊地点:门诊二楼甲状腺专病门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竣玮 /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