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芜湖市中医医院!
老年人通常存在夜间睡眠时间不足、入睡困难等问题,这是失眠的典型表现。失眠不但会影响日间精神状态,还会导致免疫受损,对身体及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失眠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情绪、健康的心态是安然入睡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破除老年人的失眠“心魔”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老年失眠护理中的情绪管理与疏导相关知识。
1什么是老年失眠?
老年失眠是指65岁及以上人群因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导致的持续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频繁觉醒或早醒)、睡眠质量下降,且对日间功能(如疲劳、认知下降、情绪波动)产生显著影响,症状通常持续≥3个月,每周出现≥3晚。失眠的发生与多种原因相关,生理因素:褪黑素分泌减少(较中年下降40%)、核心体温调节异常、膀胱功能退化(夜尿≥2次/晚);共病影响:慢性疼痛如关节炎、心肺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药源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等,涉及心理、环境、生理以及药源性因素等方面,以老年人、更年期女性、精神病患者、高压工作人员等为主要发病群体。虽然失眠并不会对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长时间睡眠不足会损害心血管健康,增加患病风险,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间接性影响。
2 老年失眠护理中的情绪管理与疏导方法
2.1 认知重塑
老年人认知有限,且自控意识及能力相对较弱,对失眠症缺少全面、客观的认知,无法以正确心态应对失眠相关问题。对此,应在认知层面加强引导,通过有效的科普与教育来提升老年人健康认知,消除因认知偏差引发的负性情绪,促进其健康睡眠行为。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口头讲解、座谈会、健康宣讲会等形式向老年人及其家人普及失眠知识,如病因、机制、分类、症状、危害性、康复方法以及自我调节技巧等。同时,结合不同患者的心理表现重塑其认知,尽可能纠正其错误观念,使其从客观角度看待病情。失眠的康复过程较为漫长,认知引导应长期进行,通过持续引导来提升认知重塑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摆脱不良心境。
2.2 放松训练
对于存在失眠情况的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中不妨通过放松训练来疏导不良情绪,从而释放内心压力,使睡眠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常见的实用性放松训练包括冥想、打坐、听音乐等,中国传统五音疗法,推荐曲目:古琴曲《梅花三弄》(羽调式),中医五音入五脏理论,羽调对应肾经,改善夜尿频多型失眠,低频古典音乐,推荐曲目:德彪西《月光》其节奏接近静息心率(60-100次/分钟),通过生物节律同步化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皮质醇水平。同时可以配合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来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此外, 配合呼吸训练: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呼吸放松在情绪管理方面也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老年人可以在睡前安静状态下调节自身呼吸,通过缓慢吸气、呼气来稳定心率,缓解焦躁情绪,便于更好地入睡。
2.3行为调整
老年人可以通过行为调整达到良好的情绪管理效果,进而减轻失眠症状。譬如在非睡眠时间减少与床的接触,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完成体力活动以及社交活动,既能够增强白日精神、释放内心情绪,亦可以增加身体疲劳感,便于夜间更快入睡。同时,要合理限制睡眠行为,规划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健康习惯。
3中医疗法
中医将老年失眠的发生原因归于脏腑功能失调,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病情:①情志调理: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与亲朋好友多交流,缓解孤独感。②手法按摩:对百会、太阳穴、风池穴、涌泉穴、神门、内关穴等穴位进行手法按摩,可促进身心放松,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③耳穴压豆: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神门、心、肾、皮质下、交感等耳部穴位,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可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睡眠。④药枕疗法:通过中药枕头的香气和药性,安神助眠,常用药材包括薰衣草、决明子、菊花、合欢皮、柏子仁等。⑤足浴疗法:中药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安神助眠,常用药材有艾叶、生姜、桂枝、红花、酸枣仁等,将药材煮水后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间15-20分钟。⑥饮食调理:百合、莲子、酸枣仁等安神类食物以及银耳、枸杞、黑芝麻等滋阴类食物,有安神助眠、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推荐老年失眠患者食用。⑦功法锻炼:通过调息、调身、调心,放松身心,改善睡眠,常见功法有八段锦、太极拳等。每晚17:00——19:00练习(顺应肾经当令),每次20分钟。⑧中药调理:根据体质和失眠原因使用安神助眠方剂(在专业中医师辨证下使用)。
总之,失眠与情绪关联较大,对于老年失眠患者,要加强情绪管理与疏导,积极配合中医理疗来缓解症状,从而提高睡眠效率及质量。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汪素芬 审/梅莉)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