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节气养生]春分
日期:2025-03-19      浏览量:       来源: 脾胃病二科

乙巳蛇年公历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植物萌芽、动物繁殖,自然界进入活跃期。同时也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黄金期。

一、含义与特点

1、天文意义太阳到达黄经0°,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进入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2、气候特征冷暖交替:春分时节冷空气活动仍频繁,容易出现“倒春寒”。乍暖还寒易引发感冒。降水增多:中国南方进入“桃花汛”,北方开始解冻,雨水渐增春雷始鸣:民间有“春分雷,万物长”的说法,雷电活动逐渐频繁。

二、春分三候

一候玄鸟至:燕子南归,象征阳气升发。

二候雷乃发声:春雷始鸣,唤醒冬眠生物。

三候始电:雷电逐渐频繁,预示雨水增多。

春分三侯 (Copy).jpg

三、春分的文化与习俗

1、立蛋游戏:因春分日地球引力平衡,民间流行“竖鸡蛋”挑战,寓意留住春天、祈求好运。

立蛋 (Copy).png  

2、祭日祭祖:古代帝王在春分祭日,百姓则扫墓祭祖,感恩自然馈赠。  

3、吃春菜:南方地区采食野菜(如荠菜、春笋等),寓意“调和阴阳”。  

春菜 (Copy).jpg

、饮食调养

春分宜调和阴阳,注重清淡与营养平衡

1、推荐食材:

①时令蔬菜(养肝补血):香椿、荠菜、春笋、菠菜。

时令蔬菜 (Copy).png

②健脾祛湿(缓解春困):山药、薏米、陈皮、红豆。

饮食原则1 (Copy).png

③滋阴润燥(防春燥):蜂蜜、银耳、百合、甘蔗、梨。

滋阴润燥 (Copy).jpg

2、饮食原则:少酸多甘,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比如大枣、枸杞、桂圆、百合、山药、木耳等避免油腻辛辣,减少脾胃负担。

、起居养生

1、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与自然阳气同步(建议6-7点起床)。午间小憩15-30分钟,缓解春困。

2、防寒保暖:“春捂”关键部位:腹部、脚踝、后背,防寒邪入侵。

3、情绪调节: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肝气郁结,可听音乐、踏青疏解。

、运动推荐

春分宜舒缓升阳,避免过度出汗:

1、传统功法(调和气血,柔筋健骨):太极拳、八段锦。

传统功法png (Copy).png

2、户外活动(顺应阳气,舒缓压力):散步、慢跑、放风筝。

放风筝 (Copy).png

3、伸展运动(疏通经络,防春困):瑜伽、拉筋。

、中医养生贴士

1、疏肝理气:

①按摩行间穴(足背,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

行间穴 (Copy).jpg膻中穴 (Copy).jpg

②饮用玫瑰花茶、陈皮茶(解郁行气)。

花茶 (Copy).jpg

2、健脾祛湿:

①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三阴交(增强脾胃运化)。

②食疗方:茯苓粥、四神汤(莲子、山药、茯苓、芡实)。

食疗方 (Copy).jpg

3、防病要点:过敏体质者减少花粉接触,戴口罩外出。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徐婧熙 审/丁树根)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网站声明:芜湖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